第二经济大省江苏,正加紧追赶第一名广东的步伐。
翻开两省2025年经济半年报,增速差异清晰描摹出差距缩小的轨迹。
江苏上半年GDP达66967.8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7%。而广东则为68725.40亿元,同比增长4.2%。
这意味着,上半年江苏与广东的GDP差距为1757.6亿元,比2024年同期1916.2亿元的差距又缩小了,这也是近六年来同期最小差值。
在全国经济版图中,江苏近年来持续保持稳健增速,正一步步缩小与广东的差距。
上半年外部环境风高浪急,江苏为何能继续拉近与广东的距离?
工业的硬核表现功不可没。
上半年,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4%,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。13个设区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全员正增长,无一拖后腿。
全面开花的局面,得益于江苏制造业的深耕细作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提升,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。
从苏州的生物医药到常州的新能源,一个个产业集群正在释放出新动能。上半年,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.8%,比一季度提高0.4个百分点。
出口这驾“马车”也展现韧性。
在关税战的不利影响之下,上半年江苏出口依然增长9.4%,1.88万亿元的出口规模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。
而作为外贸第一大省的广东,受外部环境影响相对更大,尽管上半年外贸进出口、出口、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,但出口增速仅为1.1%。
消费热度里藏着增长密码。
“苏超”火爆全网,不仅点燃江苏人民的体育热情,更带火赛场周边餐饮、零售、文旅消费,给消费市场添了一把火。
这只是江苏消费活力的一个缩影,在以旧换新等政策拉动下,上半年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0%。
消费活力的释放,源于江苏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。上半年江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6元,同比增长5.2%。
区域均衡发展是江苏的独特优势。
与广东珠三角独大的格局不同,江苏经济格局呈现全域开花的独特优势,在其经济地图上,很难找到明显的断层带。
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城市百强,还有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南通和常州5个GDP万亿之城,这样的均衡发展态势在全国并不多见。
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,形成了“研发在苏南、制造在苏北、物流通全省”的协作模式。
县域经济的活力更是江苏的一大亮点。昆山、江阴、张家港等县级市,凭借各自的产业优势,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。
全域协同发展模式,让江苏经济拥有更强抗风险能力和更广阔增长空间。
如此种种,“苏大强”这几年稳扎稳打跑出加速度。
照此势头,江苏2025年GDP有望突破14万亿元大关,双雄争霸或许会进入更加胶着的阶段。
但经济竞争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,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。
广东在科技创新、金融服务等领域仍有明显优势,深圳的科创能力和广州的商贸优势,都是其重要的王牌。
江苏则需要在保持制造业优势、释放区域协调发展红利的同时,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端服务业水平,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。
中国前两名经济大省的较量,无论结果如何,都将推动两省在你追我赶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,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。
毕竟,良性竞争从来都是进步的催化剂。
(“三里河”工作室)
quanguorendadaibiao、zhongguokexueyuanyuanshi、zhongguokexueyuangaonengwuliyanjiusuosuochangwangyifangyilianxuduonianzailianghuishanghuxujiadaduijichuyanjiudejingfeitouru,tadui《zhongguoxinwenzhoukan》zhichu,gaigekaifangyilai,zhongguodejichuyanjiushiyefazhanxunsu,qudeleyixiezaiguojishangyouzhongdayingxiangdechengguo,danzhengtishangyuguojixianjinshuipinghaiyouxiangdangdachaju。全(quan)国(guo)人(ren)大(da)代(dai)表(biao)、(、)中(zhong)国(guo)科(ke)学(xue)院(yuan)院(yuan)士(shi)、(、)中(zhong)国(guo)科(ke)学(xue)院(yuan)高(gao)能(neng)物(wu)理(li)研(yan)究(jiu)所(suo)所(suo)长(chang)王(wang)贻(yi)芳(fang)已(yi)连(lian)续(xu)多(duo)年(nian)在(zai)两(liang)会(hui)上(shang)呼(hu)吁(xu)加(jia)大(da)对(dui)基(ji)础(chu)研(yan)究(jiu)的(de)经(jing)费(fei)投(tou)入(ru),(,)他(ta)对(dui)《(《)中(zhong)国(guo)新(xin)闻(wen)周(zhou)刊(kan)》(》)指(zhi)出(chu),(,)改(gai)革(ge)开(kai)放(fang)以(yi)来(lai),(,)中(zhong)国(guo)的(de)基(ji)础(chu)研(yan)究(jiu)事(shi)业(ye)发(fa)展(zhan)迅(xun)速(su),(,)取(qu)得(de)了(le)一(yi)些(xie)在(zai)国(guo)际(ji)上(shang)有(you)重(zhong)大(da)影(ying)响(xiang)的(de)成(cheng)果(guo),(,)但(dan)整(zheng)体(ti)上(shang)与(yu)国(guo)际(ji)先(xian)进(jin)水(shui)平(ping)还(hai)有(you)相(xiang)当(dang)大(da)差(cha)距(ju)。(。)
《反内卷》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,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,强化经济、重大基础设施、金融、网络、数据、生物、资源、核、太空、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。